校友工作

梦想人生 勇攀高峰——记1994届校友纺织材料专业徐卫林

2016-11-04    点击:/ /

徐卫林于1994年7月毕业于我校纺织材料专业,获硕士学位纺织材料专家,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

徐卫林——我校校友。在纺织材料及纺织新产品领域成就突出,在新型纺织测试仪器的研究及测试方法领域屡有建树;2004年成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选;他发明了"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这一技术被称为纺纱工业的一场革命;他深入小口径人造血管的仿生构造及性能研究领域,做出了目前仿真度高的人造血管;他拥有扎实而广泛的知识基础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具有务实的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兴趣引领,走向成功

1994年7月,徐卫林校友毕业于我校纺织材料专业。带着对纺织材料的浓厚兴趣,他一度沉浸于针织世界的快乐中,他说:“大家都只知道穿衣服,却不知道从原料到成衣所经历的有趣过程;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乐趣”。因为对纺织业的热爱,他一口气读到了博士后。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徐卫林校友在姚穆院士指导下进行纺织材料结构性能研究工作,姚院士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谦逊的品质对他影响很大。徐卫林校友用了12年时间,先后学习和研究了针织工程、纺织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专业和领域,这为他最终形成注重原创、学科交叉、重视产学研结合的科研特点打下了基础。

多年来,徐卫林校友结合国际纺织科学技术的高性能纺织品和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围绕提高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纺织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展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创性研究,从纤维、纱线到织物面料及其先进检测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08年,他申报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再利用”项目获得当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于在纺织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美国纤维学会将2009年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授予徐卫林教授,这是该奖项设置68年以来,第一次颁给一位中国大陆学者;他所完成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还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等,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据统计,徐卫林校友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61篇,已申请美国发明专利5项(均已授权)及中国发明专利30项(其中已经授权15项)。

注重创新,勇攀高峰

徐卫林校友看似普通,却有着敏捷的思维和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他尤其注重原创,极其享受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所从事的科研中,他就像是一个发明家。徐卫林说,“我非常喜欢做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特点的科研,也许10次失败了9次,但有一次成功的话,那么这个成功的意义就很大。”

徐卫林校友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具备了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再加上他敏锐而准确的观察力、严谨而科学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像力,他总能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抓住事物的核心,创造性地、高效地解决问题。他发明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改变了多年来人们为了纺出超高支纱,不断地在提高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和改造牵引设备上动脑筋的思维定式。这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纱技术并在全国推广。

人们一直视纺织产业为夕阳产业、限制类产业、高风险产业,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徐卫林校友全面否定了这种观点,他所发明的新技术,突破常规纺出世界上最细的纱,织出最薄的面料,他希望这项技术能带动国内纺织企业的创新意识。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的高度评价为这项技术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解:“这是对传统纺织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必将对我国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除了在本专业领域勇攀高峰以外,徐卫林校友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立足纺织、超越纺织,多学科钻研和应用。他结合纺织与生物、能源学科,以管状织物作支撑,研究出了仿真人造血管。这种人造血管因为有织物做骨架,在缝合时不会出现脱线的情况。徐卫林校友的这些技术正在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徐卫林校友也因此被纺织业界誉为“技术领军人物”。

因爱而灿烂,因梦想而激情

徐卫林校友十分看重团队的力量。他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校企合作,而“高效的校企合作”应该是集合有兴趣的人和单位形成团队,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来实现科研想法。“高校的特长是理论原创、攻克关键技术,剩余的生产工艺环节都可以交给工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学和工厂各自的优势,发挥团队的最大威力。”他说,“我现在把技术无偿提供给企业使用,只希望中国能尽快出现自己的纺织名牌。”

徐卫林校友给人的印象是说话快、走路快,甚至是谈话中思维的转换有时也令人应接不暇。他说,“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只有高效,工作才能按时完成。”也因为这样的工作风格,他在41岁就成为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不仅如此,徐卫林校友把自己每年得到的科研奖励,用于奖励科研团队的成员和年轻老师的科研基金。在2010年3月,徐卫林获得“2009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奖金100万元,他在2011年11月,将这笔奖金全额捐出,与该校配套资金100万元共同设立“攀登奖学金”。今年3月8日,该校25名优秀学生成为奖学金的首批获得者。

在平常生活中,已过不惑之年的徐卫林仍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梦想、富有激情。为了开发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三年间,他自费往返山东50余次。他说,“不纠缠名利,才能保持创新激情。当你满怀热情专注于事业的时候,名利反而不期而至。”“将来有一天,你可以穿着带有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衣服在路上走,手机没电了,直接插在衣服上充就是。”正是这样的爱和梦想,徐卫林和他的校友在纺织科学的高峰上不停攀登,勇创新高,最终成为一个个优秀的纺织人。

上一条:刻苦努力,奋发图强;挥洒汗水,甘于奉献——记1992届校友染整专业孙律斌 下一条:目标明确,奋发向上——记1999届校友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专业韩田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