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叶,1964年8月生于中国河北,1990年毕业于西北纺织工学院毛纺工程专业。
现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美国波音最新机型787飞机智能变色舷窗的发明者。1998年获得日本奈良女子大学高分子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加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智能材料研发中心,2002年晋升为研究型助理教授,2006年起任该中心副主任,2009年晋级为研究型副教授。2009年回国,加盟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于2004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海内外专家的论证。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在长期坚持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重点实验室资源的优化整合,逐步形成的一个以多学科综合为特点、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交叉前沿领域为导向的新型实验室,其学科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信息,实现了五大一级学科之间大跨度的整合。
一、潜心求学
1982——1990年徐春叶就读于西北纺织工学院毛纺工程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读期间,她专注于学习和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此后的深造和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硕士毕业后,她赴日本求学,在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她于2000年到2009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2009年归国,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微物质国家实验室担任教授。
徐春叶的求学之路,在于潜心于行,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厚积薄发。从本科到硕士,从硕士到博士,从毛纺专业到高分子材料,前面是逐级上台阶,后面是大跨度飞跃。但是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如果没有前面的积累,就不会有后面的飞跃。因此,潜下心来认真求学,才是当今大学生必修的课程.
二、专注科研
徐春叶从参加工作至今,主持或参与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政府或公司的10多个科研项目,除发表科学论文、著书、授课及指导硕士和博士学生外(毕业后主要就职于美国、法国、瑞士、日本及中国),其研究成果已获取18项美国和国际专利,5项中国专利;部分知识产权已授权于三家公司(Pritva和AYA两家美国, Toyokohan日本);发明的新型变色高分子材料已移交给两家公司 (3M 和 Pritva,美国)。目前,正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中科大、京东方公司的科研经费的资助。
目前,她从事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1、自供电的色彩多变的窗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灵活的触觉传感器,以健康监测和医学上的应用;
3、纳米智能材料的能量和光控架构;
4、运输和建筑能量和光控功能材料与器件。
她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
1、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窗图案为车辆太阳带”,国际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11(1)63-70,2010;
2、“仿生设计的触觉传感器的基础上Flemion”应用物理杂志,105 083515.1 - 083515.7,2009年。
她所取得的代表性专利有:
1、电致变色单体和聚合物的切换窗口,2009年,美国专利号7505191 B2;
2、电化学增强的电致变色有机聚合物,2008年,美国专利号7450290。
回顾徐春叶的科研之路,专注是她成功的唯一法宝。专注的精神,来自于西北纺织工学院的传统:脚踏实地,负重奋进。
寄语母校
已经记不起在校园里留下多少忙碌的足印,只记得始终鞭笞自己要在每一块石板里记录变化,在每一段字里行间记录感动,出国在外的日子里,一直是母校的精神鞭笞自己,发奋图强,事业报国,希望母校人才辈出。忘不了学校的每一处土地,忘不了学校的每一处笑声,今天我们以你为荣,明天你以我们为荣!